启动仪式上,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李瑞东、隆基绿能品牌总经理霍焱共同为Solar+ Pavilion(光伏角)揭幕。
硅片、电池、组件等光伏产品出口额达361.7亿美元,同比增长1.1%,价格下行趋势明显。据上述口径汇总信息,1-8月全国晶硅光伏电池产量累计超过320GW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及时解决客户在使用中的困难,同时征求用户对供电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为客户推荐使用网上国网APP进行光伏账单查询,全方位服务光伏发电客户。您家这光伏发电效率低的原因是光伏逆变器原件损坏,及时联系厂家进行维修10月9日,在全南县金龙镇员山村,国网赣州市全南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对辖区内光伏客户程春娣进行上门走访时说道。近年来,伴随着绿色低碳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新能源政策的大力扶持,光伏发电越来越得到居民的青睐,全南县光伏客户达到2074户,容量41.113兆瓦,年累计发电量2717万千万时,年累计上网电量2705万千万时。在检查中,国网赣州市全南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工作人员利用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针对分布式光伏电量异常、长期不发电等重点关注,根据分析筛选出存在问题的客户,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人员上门走访,根据光伏安装要求,对光伏设备、逆变器、计量装置等进行全面排查,并提供电力技术指导,一是重点检查压接接头是否松动以及并网电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对光伏用户用电设施进行线路维护检查,讲解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有关政策、日常光伏发电应注意的问题和常见处理方法,指导用户清理光伏板,增强发电效益。该公司下一步将从保障光伏客户光伏设备可靠运行着手,实行跟踪服务,积极开展分布式光伏异常问题整治,在保障光伏发电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为客户绿色能源增收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同时用实际行动助力绿色能源和乡村振兴全力发展
从应用端看,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云南在推进大型水电开发建设的同时,加快推动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依托占全省总面积94%的山地、高原地形,充分发挥全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省份的优势,加快项目并网投产,加速新能源电力扩容,持续深化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2022年,全省光伏全产业链产值达1073亿元,同比增长130.9%,占全国光伏产业产值的比重为7.7%,跃升为千亿级产业。正泰新能常务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海燕东方日升的海外业务占比约为7成至8成,庄英宏提到,在美国销售的利润大约是国内的10倍左右,相当可观。
据她介绍,正泰新能的部分产品供给集团电站、户用开发企业,在对外销售的部分中,海外占比约50%~55%,国内占比约45%~50%。如果所有扩产公告基本按期实现,硅料、电池片环节产能将超过1100GW,硅片、组件环节产能将达到900GW。10月20日,在《财经》杂志主办的第三届碳中和高峰论坛中国光伏产业新节点圆桌讨论中,多位业界专家针对光伏行业当前形势变化、企业抉择与应对等问题展开讨论。其二,生产制造及运营能力是否够强。
姚峰指出,光伏企业需要具备三个核心能力:其一,技术是否领先。朱玥坦言,现阶段自己更看好TOPCon技术,但他同时强调,虽然很多企业在做TOPCon,但在成本、转化效率、良率等指标上有所差异,明年这个差异将凸显出来,届时市场会更清晰地意识到TOPCon内部也是有差别的。
目前,N型TOPCon是大多数企业的投产方向,部分企业选择HJT路线,而光伏龙头隆基绿能(24.700,-0.85,-3.33%)在不久前宣布押注BC技术,给技术路线之争又带来新的变数。晶科能源(9.250,-0.31,-3.24%)副总裁姚峰指出,产能过剩这个问题始终伴随着光伏行业的成长,也是制造业的常态,但从结构来看,随着光伏电池技术从P型向N型迭代,先进产能仍然紧缺。姚峰认为,限制配套产业、收紧再融资等举措,有利于控制行业无序、非理性扩张。截至目前,已有部分光伏企业取消定增、IPO计划。
产能布局全球化趋势不可避免中国光伏企业提供了世界各地所需的绝大部分光伏产品,但海外市场愈发复杂多变,产品出海风险的增加让所有光伏企业都不得不开始面对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产能出海。东方日升(17.210,-0.65,-3.64%)全球市场总监庄英宏则表示,产能过剩引发的优胜劣汰能够激励企业不断降本增效,带来更高效的产能,促进行业不断升级。姚峰表示,与其他行业不同,光伏是先从海外做起来的,在研究及应对海外市场方面的能力较强。此外,对于大公司而言,供应链整合能力、集团整体作战的能力将愈发重要。
黄海燕认为,各种N型技术都有其优势,但如果要规模化、市场化,还是要综合考虑性价比。东方日升则是HJT技术的引领者。
目前,海外市场约占晶科营收的6至7成,晶科秉持全球营销、全球制造、全球投资的理念,在马来西亚、美国、越南等地都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姚峰认为,技术、生产、营销三个能力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具备这些能力的企业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虽然东方日升暂无相关计划,但正在观望去美国、中东等地建厂的情况。最后,黄海燕和朱玥均强调,现金流是当前光伏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企业必须具备自身造血能力。其中,美国工厂虽然成本偏高,但利于销售,而越南工厂在某些环节比中国更具成本优势。姚峰表示,晶科在各技术路线上均有储备,但最终从客户需求出发,综合最大化规模、效益,实现商业化量产等角度选择TOPCon。但现在,这些企业已经在引领技术变革,在如何降低度电成本这个命题下,不同企业会交出不一样的答卷,而在此轮过剩中,拥有先进技术的公司红利期会更长一些。此外,光伏需求具有周期性,一个月满产意义不大,必须全年满产,且整个供应链制造端要协同配合,还要有足够的营销能力去消化这些产能。
晶科能源副总裁姚峰正泰新能常务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海燕认为,过去几年大量资本进入光伏市场,反映了市场看好光伏行业前景,在整个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适当产能过剩是正常的。东方日升全球市场总监庄英宏谁能剩者为王面对更加严峻复杂的环境,光伏企业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谁能在淘汰赛中剩者为王?与会嘉宾就此展开讨论。
中信证券(21.180,-0.35,-1.63%)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经理、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朱玥表示,据团队测算,过去三年,整个光伏行业大约从二级市场融到超2000亿资金,但未来3年,甚至5年内都不一定能达到这个数据。他表示,在总量下降的基础上,未来光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将愈发分化。
朱玥指出,过去三年间,资本市场已经将光伏行业研究得非常透彻,现阶段会更加注重标的筛选,即便没有相关政策,从股价和交易量来看,一些自身造血能力差的企业也已丧失融资能力。这将远超2023年、2024年480GW~550GW的组件需求。
光伏行业最大的风险就是押错技术路线。正泰新能将推动海外制造运营技术的本土化,加强全球化产能布局,同时强化绿色制造及全产业链溯源体系,为生产绿色低碳产品做准备。中信证券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经理、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朱玥驶入无人区中国企业将引领技术革新当前,光伏主流电池技术正在由P型向N型转变,N型技术主要包括TOPCon、HJT等。朱玥认为,光伏产业链涉及到很多环节,偏大宗品的环节核心是比拼成本,而终端组件环节,现阶段更重要的是对于技术方向的把握,未来组件出货量数据将逐渐印证不同技术路线的选择结果。
庄英宏则提到,东方日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除一体化外,还布局储能业务,实现了相关多元化,此外,公司还有一些横向多元化业务,当行业出现风险时,东方日升可以结合兄弟公司去做调整,让自己能够顺势活下去。尽管行业整体过剩不是一个大问题,但与会嘉宾同时指出,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共享光伏行业的确定性增长。
10月初,国家能源局下发工作方案,要求整治新能源领域中强制产业配套、投资落地等不当市场干预行为。庄英宏表示,HJT技术也有很多优点,东方日升结合自身的特点及优势,选择了一个适合自己的技术,希望能够成为HJT领域的龙头
正泰安能有金顶宝、绿电家、金租宝三种业务模式,能够精准覆盖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据了解,正泰安能已经布局光储充一体化业务,以电力自动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依托,通过硬件、软件、结合强大的线上线下运营支持,为客户提供业内领先的光储充一站式解决方案。
预计未来随着户用光伏装机量爆发,会出现越来越多针对户用端的并网制约。虽然2022年为户用光伏取消补贴的第一年,但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户用光伏势头几乎未受到影响,装机并网量创新高。户用光伏市场趋向标准化在能源转型的市场环境下,正泰安能、天合富家、东方日升、隆基、阳光电源、晶科、正泰、阿特斯、晶澳等企业纷纷推出户用光伏品牌,经过多年发展,户用光伏已拥有成熟的市场模式,行业正向品牌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方向逐步迈进。在政策层面,2023年8月2日,浙江金华金东区人民政府发布《金东区加快用户侧储能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新建设的非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照装机容量的10%以上配建储能系统,额定功率下连续放电时间不低于2小时。
借助发电多、交付快、质量好、超省心四大优势,正泰安能在设计、勘测、施工到售后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内,形成标准统一、可靠稳定且受控的全流程闭环,把小而分散的户用电站变成持续、稳健,可创造稳定收益的资产。在绿色革命的浪潮下,正泰安能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历史性机遇,积极探索全民低碳生活、绿色发展之路。
结合电动车充电设施,充电过程也可以利用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进一步减少碳排放,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科尔尼咨询发布的《户用光伏:能源战略转型新动力中国户用光伏市场白皮书》中也提到了我国户用光伏市场面临着并网消纳的挑战。
其中金顶宝模式是企业与用户合作建造电站,电站的设备建造及运维均由正泰承担,用户零资金投入即可享受长期固定收益,风险低且收益稳定。近期,上市企业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新鲜出炉,光伏行业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多家企业业绩同比大幅增长。